2022-01-28 21:40:02
中国向来重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发展,因为,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双方都有着极大的互补空间。对方大多数也明白这个道理,一直以来与中国交好。但受多方面的影响,部分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持敌视态度。
如此前的立陶宛,始终站在反华前线,对中国主权问题发表不当言论,直接导致了两国外交关系的急剧恶化。在国际局势变化的大背景下,部分国家对华态度出现了转变。下一个立陶宛出现?捷克大选拒绝“反华”的政府落败,强硬派政府上台。
捷克大选局势变天
据相关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9日,捷克大选正式落下帷幕。参加选举的“一起联合”与“海盗和市长”两联盟的五位政党领导人宣布,已签署一份“共同执政的意愿备忘录”。统计结果显示,两联盟在众议院共占有108个席位,已经达到绝大多数标准。这也就意味着,总理巴比什可能会被两联盟推选出的新总理替换下台。
但据悉,捷克总统泽曼此前发表讲话,称将倾向于帮助巴比什组建新政府。因为,其认为其他政党存在“欺诈”选民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此次大选的双方的对华态度大相径庭。巴比什领导的政党“ANO2011”的对华态度较为缓和,主张与中国合作;而另一边的“一起联合”与“海盗和市长”两党则是典型的反华党派,对华态度极为强硬。因此,不少媒体表示,捷克的此次选举对捷中关系将会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因为在此前,因执政党更替,导致与中国关系恶化的早有先例。
中捷关系陷入迷雾
相关人士表示,在“ANO2011”执政时期,捷克总统泽曼与总理巴比什一直致力于与中国进行交流合作。今年7月,泽曼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表诚挚祝贺,并表示,捷克愿做联系欧盟同中国的纽带。
2020年8月,美国要求捷克限制与俄罗斯和中国企业的接触,不过,巴比什却选择坚持主见,表示“我们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对这些国家一视同仁。”但随着新政党的上台,这一情况极有可能会发生逆转,两大反对党对华都持强硬态度,两国关系前景不容乐观。
据媒体报道,此前捷克政府宣布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本国核电站建设项目的招标对象之外,一度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表示,这是受美国政府的影响才做出如此举动。而如今,强硬派上台之后,捷中关系将何去何从,这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