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01:54:02
294电影网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294kan.com
核心提要:
1.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加上疫情冲击,使哈萨克斯坦 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而纳扎尔巴耶夫家族在此前 凭借手中权力积累了无数财富,导致国内贫富分化,引发了很多民众不满。这次的骚乱,是哈萨克斯坦30年以来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以及现实诱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2.从未来的大趋势上来讲,俄罗斯恢复了在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影响力,后者日益向俄靠拢的这种趋势不可改变。所以,认为是美国或者土耳其在背后搞鬼,策动了哈萨克斯坦这场所谓的“颜色革命”的观点不大可信。
3.美国对俄罗斯出兵哈萨克斯坦的举动已经明确提出了法理上的质疑,给俄美关系逐渐趋向缓和的势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但现在中美关系是美国最重要关切,美国没有足够意愿与资源对俄罗斯的实际行动进行强有力的干涉。可以说 在这一轮的地缘政治博弈当中,俄罗斯确实已经赢了一局。
4.不干涉他国内政是中国长期外交方针,中国不会去干涉哈萨克斯坦内部事务。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能源利益。所以,怎样认清哈萨克斯坦这次事件的性质,并从战略和全局层面来考虑欧亚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能维护中国利益的战略和策略,对中国来讲至关重要。
难道仅仅是能源价格上涨就引发如此规模的暴乱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事件?网友们所说的颜色革命是否有依据?俄罗斯指的境外势力又是哪方势力?事件使地缘政治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在哈萨克有很多投资,还有一带一路项目等等,对中国的利益又会有怎样的影响?相关话题,陈笺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教授来做深入解析。
哈萨克斯坦暴乱,能源价格上涨背后还有哪些诱因?
冯玉军:这次哈萨克斯坦的骚乱引发了国际广泛关注,而且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苏联解体30年以来,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领导之下,哈萨克斯坦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不错的。从一个原来工业体系不健全的国家,发展成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
▎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图源:视觉中国
在原苏联的这些加盟共和国里,它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但是在纳扎尔巴耶夫30年的长期执政,确实也积累了很多矛盾。
这场暴乱爆发,表面上看是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引发了阿克套地区的民众示威,继而蔓延到全国,甚至演化成武装暴乱,但实际上它之前就有相应征兆。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原来的首都,也是其国内目前第一大城市。两三年前,这座城市郊外的一所民房失火,几个孩子在大火中丧失,而这几个孩子的父母,深夜仍需去打工赚钱养家。当时这个事件就引发了哈国内的很多骚乱,也成为纳扎尔巴耶夫正式宣布辞任总统的一个关键性原因。
可以说,30年来,尽管哈萨克斯坦取得了很多经济上的成就,民众的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但自从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再加上疫情冲击,其国内整体经济受到影响,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现在哈萨克斯坦人均月工资只有500多美元,而且由于经济形势恶化,还有欠薪的状况。
与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纳扎尔巴耶夫家族在此前30年里,凭借自己手里的权力,积累了无数财富。他的直系亲属,包括一些旁系亲属,甚至是一些身边的近臣,利用各种渠道,把持了哈萨克斯坦的主要经济命脉,通过这种垄断大发横财,导致国内贫富分化的状况,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引发了很多民众不满。
这也成为此次示威游行,进而演化成武装骚乱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从广义上来讲,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具体的政治因素,包括其国内的权力斗争,还有一些外国势力甚至直接操纵了这次骚乱,以达到他们特定的地缘政治的目的。可以说这次的骚乱,是哈萨克斯坦30年以来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以及现实诱因共同作用下所发生的。
美国或土耳其是搅局的境外势力吗?
冯玉军:确实现在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而且特定力量主导信息战,也确实起到了混淆视听的作用,让很多人不明就理,没办法真正了解事态背后的情况。
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它现在把矛头对准了美国和土耳其。就美国而言,这些年它在原苏联地区策动所谓“颜色革命”。美国通过这种资助非政府组织,甚至培训街头骚乱的方式,来干预原苏联国家它们的国内政治,这是俄罗斯的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土耳其借助和哈萨克斯坦拥有突厥语这种共同的语言,而且土耳其试图在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组建“突厥国家联盟”,(所以)俄罗斯很多人也把舆论的焦点、矛头对准了土耳其。
就我个人观察,从整体国际关系和现实的地缘政治分析,我觉得这两种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从美国的角度上来讲,自从拜登上台以后,他正在迅速改变美国的“欧亚大陆”战略。而且在经过了20年阿富汗战争以后,美国已经被迫从阿富汗撤军,将其主要精力和资源转移到印太地区,来应对中国的崛起。如果他们想在中国的西部搞某种“颜色革命”,或者是搞某种反俄行动,完全没必要这么做。因为阿富汗和中亚在地缘上紧密相连,掌握住阿富汗,也就等于掌握了中亚地区地缘政治的关键。
▎ 2021年8月,美军从阿富汗撤离。图源:视觉中国
而且美国很多的大型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油气公司,这些年在哈萨克斯坦都有着巨大的利益。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在哈国内有能源开发的项目。而且纳扎尔巴耶夫这些年来也和美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试图借用域外大国的力量,来平衡包括原苏联的这些继承国对哈萨克斯坦的觊觎。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认为美国没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在哈萨克斯坦策动这种所谓的“颜色革命”,或是推翻纳扎尔巴耶夫家族的这种统治。
从土耳其的角度上来讲,我们也都知道,其实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有着传统的联系。特别是去年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倡导下,哈萨克斯坦也加入了由土耳其创建的“突厥国家联盟”,两国之间的这种经济互动和政治往来非常频繁。双方本来就保持非常好的关系,土耳其又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举动?
我个人也是非常怀疑的。所以我并不认同俄罗斯很多媒体,甚至一些官方人士所表达的这种意见,认为是美国或者土耳其在背后搞鬼,策动了哈萨克斯坦这场所谓的“颜色革命”。
哈萨克斯坦暴乱迷雾重重,谁才是背后的最大受益者?
冯玉军:要谈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界定什么是“颜色革命”,一般来讲,外国特定的组织和势力,通过借助某国的国内矛盾,以非法手段推翻该国的合法政权,这就是“颜色革命”。
一般来讲,这些年以来,很多都是俄罗斯指责美国在各个地区策动“颜色革命”,包括原来的格鲁吉亚、乌克兰、捷克等等,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天鹅绒革命”、“玫瑰革命”、“ 橙色革命”等等。
但我觉得,“颜色革命”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具体的每一场革命背后,都有不同的政治势力,或是国家在发挥相应作用。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所有脏水一股脑儿泼到特定国家身上。
从这次的整个事态发展来看,我倒是觉得俄罗斯在整个事态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有几点证据。当然在目前这种信息战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没办法知道具体的细节。
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普京其实在2014年就公开说过,哈萨克斯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他的讲话引起了纳扎尔巴耶夫的强烈不满,后者当面对他提出过抗议。恰巧就在去年12月10号,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尼科诺夫也公然在俄罗斯电视节目里重复了普京的意思——哈萨克斯坦现在的领土是俄罗斯和苏联当年赠与的。他的讲话也引起了哈方的强烈不满。哈萨克斯坦外交部第二天就把俄罗斯驻哈使馆的临时代办招来,而且递交了抗议的照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第二个角度,很多事要分析它们背后根源,我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究竟谁在这个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我们看到在整件事的过程中,俄罗斯非常快就采取了相应的行动。集安组织的维和部队进驻了哈萨克斯坦,以保护的名义,占据了主要的战略目标。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的交流也是非常密切。正是在俄罗斯的支持下,托卡耶夫在此事后不久,就取消了纳扎尔巴耶夫原来唯一留下的官方职务,也就是哈萨克斯坦安全会议主席的职位。而且他还解散了政府,逮捕了纳扎尔巴耶夫家族原来的很多亲信。这些人里很多都占据强力部门的位置,比如说担任哈萨克斯坦安全委员会,也就是他们的安全部部长马西莫夫,原来曾担任哈萨克斯坦的总理。
▎2021年12月2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独联体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普京与托卡耶夫面谈。图源:视觉中国
可以说在整个事件过程当中,我觉得他的逻辑非常清楚。俄罗斯借助哈萨克斯坦内部的这种政治事态,其实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在哈国的战略影响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哈国未来的发展走向。
哈萨克斯坦向俄罗斯靠拢趋势不可改变
冯玉军:我觉得这是毫无疑问的。整件事中,我们看到托卡耶夫总统恰恰是借助俄罗斯的力量,打掉了原来的纳扎尔巴耶夫家族。我觉得未来纳扎尔巴耶夫家族也会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上受到清算。
这种情况下,其实托卡耶夫也摆脱了原来纳扎尔巴耶夫垂帘听政,而自己只是一个政治玩偶的状态,他把权力掌握到了自己的手里。毫无疑问,他很多的国内政策,也包括对外政策会改变,原来哈萨克斯坦在各种力量之间多元平衡的这种战略,很大程度上(会)向俄罗斯倾斜。如果不这样,他就会失去俄罗斯的支持,从而引发哈萨克斯坦国内其他政治力量的反弹。
▎2019年4月23日,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执政党努尔奥坦党代表大会上,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右)和总统托卡耶夫握手(左)。图源:视觉中国
从未来的大趋势上来讲,我认为哈萨克斯坦日益向俄罗斯靠拢的这种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某种程度上,它也会重复白俄罗斯的这种近况。
在白俄罗斯国内出现政治混乱的情况下,卢卡申科依靠俄罗斯的力量保持住了自己的政权,但是它整体对外政策的独立性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削弱。俄白联盟的进程,我们看不到已经实质性的加速,我个人预判未来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之间,这种所谓的一体化进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速。
其实在整个国际局势面临大变局的情况下,中美矛盾和冲突不断持续,俄罗斯非常巧妙地在玩弄一种地缘政治的游戏,而且很大程度上它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现在它基本上已经把白俄罗斯掌握在手。去年俄白两国签署了28项的“一体化”协定,包括能源、金融以及军事方面,一体化的速度在加快。
另一方面,俄罗斯通过在俄乌边界陈兵10 万,这种枕戈待旦的佯攻势头,试图在逼和美国。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想要迅速摆脱俄罗斯加入西方阵营,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这种可能性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而且俄罗斯和美国、北约也包括欧安组织,很快就会展开一系列关于提供所谓安全保障的谈判。
在西线基本上已经得手的情况下,这次哈萨克斯坦国内暴乱让俄罗斯又取得了一个非常大的成果。中亚地区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很大程度上已不得不向俄罗斯靠拢。普京多次提到的苏联解体就是一个地缘政治悲剧,而且俄罗斯很多人在试图恢复某种程度上的帝国,我觉得普京已在实际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马西莫夫
冯玉军:马西莫夫此前长期担任哈萨克斯坦的总理。在政府改组后,他又担任了安全部的部长,就是所谓的安全委员会主席。可以说,他是纳扎尔巴耶夫家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人物,他的被逮捕毫无疑问是哈萨克斯坦国内政治斗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件事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近段时间哈萨克斯坦国内发生的整件事,除了前期的示威游行、街头骚乱之外,其实背后已经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这已经是一场所谓的政变,是哈国内政治上的急剧变化。
哈萨克斯坦局势将对中国产生的两大影响
冯玉军:我觉得中方现在对哈萨克斯坦内部的事件,首先是持一个不干涉的立场。这是中国长期外交方针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会去干涉哈萨克斯坦内部事务,而且希望整个事态尽快沿着和平解决的方式得到妥善解决,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都知道,中国这些年和哈萨克斯坦,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层面,合作都非常密切。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利益、能源利益。包括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这些年也是增长得非常迅速。
所以说,一方面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另一方面怎么样更清楚地认识哈萨克斯坦这次事件真正的性质,而且从一个大的战略和全局层面,来考虑整个欧亚地区未来的发展的趋势,制定真正能维护中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利益的战略和策略,我觉得对中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冯玉军:我觉得毫无疑问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
第一个就是从战略层面上来讲。尽管中俄关系保持着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但是俄罗斯现在正加速推动它在原苏联地区主导力的上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有恢复苏联的这种期望和实际动作。
这种背景下,美国逐渐从欧亚地区淡化自己的影响,而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存在,势必会引发俄方诸多担忧或者不满。未来如何处理中俄在原苏联地区,包括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个就是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如此重大的能源利益,经济利益,包括“一带一路”的项目,在哈萨克斯坦国内政局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无疑会受到很多冲击。怎样保护这些利益,我觉得对于中国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哈萨克斯坦动荡 引发中美俄三国震动
冯玉军: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复杂。很难说这次事件会对中美俄怎么样,但无疑会在美俄关系和中俄关系之间,都会产生相当大的震动。
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对俄罗斯打着集安组织的旗号出兵哈萨克斯坦的举动,它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法理上的质疑。未来如果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影响逐渐扩大,俄美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我觉得还会进一步增加,这也给俄美关系逐渐趋向缓和的势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在中美关系成为美国最重要关切的背景下,美国又没有足够的意愿和资源去对俄罗斯的这些实际行动进行强有力的干涉。
所以我觉得在这一轮的地缘政治博弈当中,俄罗斯确实可以说已经赢了一局。
对于中俄关系来讲,刚才已经讲到,尽管双方的关系在不断深化,俄罗斯这些年通过与中国的合作获得了无数好处,包括资金技术市场和战略上的支持。但是它在原苏联地区是有自己非常明确的战略考虑和实际行动的。
中国怎么样维护自身利益,我觉得面临非常多的考验,也有非常大的难度。确实需要中国的智慧,首先要有清晰的判断,对整个局势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理解,然后相应地制定自己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