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观察第76期:降准降息会“双箭齐发”吗?

2021-12-13 11:43:01

快猫视频

  12 月份再提降准,与7 月份有何不同?本次李克强总理提出的“适时降准”,与7 月份相比更能被市场所预期和认知,表现为:(1)国内疫情仍然呈现散发状态,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上的小微企业冲击持续存在。(2)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今冬明春电力、煤炭供求矛盾较为突出。(3)部分房企现金流风险加大,造成房地产市场震荡,投资需求不振。(4)临近年末,房企牵涉到的上下游产业链经营性债权偿债压力提升,加之中小企业在疫情反复零散性冲击下,生产经营压力加大,涉及农民工工资等“保民生”领域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本次再度提及降准,其政策目标较为明确,即“托底宏观经济、护住中小企业基本盘”。

  本次降准何时落地,如何操作?李克强总理提及“适时降准”后,央行可能会在一周左右时间“官宣”,结合7 月份降准来看,通过全面降准0.5 个百分点,并置换部分MLF 的方式可能性更大。对于降准时点,则有两种可能:一是12 月官宣12 月落地。央行可在下周宣布降准0.5 个百分点,释放资金规模约1 万亿,并于12 月15 日正式落地,置换MLF 规模可能在4000-5000 亿。二是12 月官宣1 月落地,置换MLF 规模可能在3000-4000 亿左右。

  市场预期是否充分,是评估降准影响程度的关键变量。

  (1)预计宽信用进程有望进一步发力。货币政策工具将在“总量、结构、MPA”

  三个方面,助力宽信用发力。11-12 月份信贷投放仍有望延续同比多增格局,小微企业、绿色产业、制造业等领域将是宽信用的重要抓手,而房地产融资“政策底”已现,后续按揭贷款有望进一步恢复,开发贷逐步“浮出水面”。

  (2)预计资金利率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加强对大行融出指导,引导隔夜利率在1.6-2.2%的“隐性利率走廊”内运行。同时,再考虑到本次降准可能采取的是置换MLF 的中性操作,预计不会导致资金利率的大起大落。

  (3)预计10Y 国债收益率有所下行,但幅度不及7 月份行情。目前,利率所处的2.8-2.9%区间已基本price in 前期反复传出的降准预期、基本面承压、流动性宽松以及海外新冠疫情再度扩散的影响。在降准利好推动下,利率可能会有所下行,但降准利好兑现后,反而会导致机构出现止盈行为。因此,在未出现明显预期差的情况下,本次降准对于10Y 国债收益率的冲击作用,较7 月份行情有所减弱。

  (4)预计银行板块或略有承压,但韧性仍在。对银行股而言,下阶段主导力量是房地产融资的边际放松与风险缓释之间的权衡,银行板块或处于区间震荡运行,部分优质区域法人银行仍将存在α收益空间。

  若降准如期落地,后续是否会有降息?我们有三点判断:一是通过利率放松刺激总需求的必要性正在提升。从稳定房地产市场销售、护住中小企业基本面、保障民生领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利率放松刺激总需求,防止经济滑出合理区间,进一步缓释房地产市场风险形成的衍生效应,仍有一定必要。二是连续降准从负债成本端对LPR 形成的累积效应需要关注。若本次降准如期落地,在继续运行一段时期后,不排除累积效应触发LPR 出现5bp 步长的调整。三是无需过于担心降息造成人民币汇率承压。我国在利率和汇率两个渠道上缓冲空间仍大,短期内不太会成为货币政策的制约。即便我国采取降准降息政策,人民币汇率出现适度贬值,形成“法准、政策利率、汇率”三降格局,资本外流压力也相对可控,更有利于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风险分析:降准预期落空,房地产企业信用违约风险加大。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正阳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