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10:51:02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11月21日文章,原题:莫里森把“中国威胁”变成选举棒子
随着国内选举临近,莫里森政府对中国采取挑衅性做法,把外交政策当成打击工党的工具。这种做法的后果无疑是重大的,澳今后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事实证明了莫里森自我吹嘘言论的错误。而与此同时,美国的拜登避免走向“新冷战”的冲动,希望与北京进行有限的合作,并试图避免军事冲突。
现在想一下,当一个无情政客选择利用对亚洲大国的敌意来哗众取宠时,可能出现什么无法预料的后果。如今莫里森政府押注美中持续恶劣的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战争爆发风险。它心甘情愿将自己放入华盛顿针对中国的军事算盘,这令堪培拉再次陷入孤独的险境。
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强调对华竞争不必导致冲突仅一天后,澳防长彼得-达顿事实上承诺,若在台湾问题上发生战争,澳会出手。堪培拉在中国问题上已毫无言语克制,也无视冲突会对地区产生的灾难性影响。
所有总理都会考虑外交政策如何与国内政治对接,但很少有人像莫里森那样让政治如此片面地推动政策——如今一切都通过“中国威胁”棱镜来看。澳大利亚已无法从自身角度来看待与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国家和日本的关系。所有这些都被淹没于“反击”北京的政治活动中,淹没于澳成为“起身对抗中国”之典范的满足感中。
莫里森不明白这点——在澳国内摆出一副强硬姿态,这在地区各国首都看来,可能是缺乏成熟外交。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提醒澳大利亚访客,中国总“会在那里”,各国必须与北京打交道。
在澳国内政治中利用中国,本就很危险,如今又无视对有亚洲背景的澳大利亚人的影响,这已接近于有毒。事实上,澳国内关于中国的辩论,越发像19世纪末和20世纪60年代——当时也是“入侵”“威胁”“遏制”等词语铺天盖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澳继续强调自己正处于“新冷战”前线。当一个无情政客选择利用对亚洲大国的敌意,而非为澳大利亚的地区地位与和平来制定长期战略时,将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后果。(作者詹姆斯·库兰,乔恒译)
相关新闻
澳媒开始反思:莫里森为选举挑衅中国,或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
(观察者网讯)在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后,一些以往与莫里森政府联合炒作涉华议题的澳媒偃旗息鼓了,开始反思是什么导致澳大利亚如今“子弹尽出”、“骑虎难下”。
在11月21日发布的评论文章中,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专栏作家柯伦(JamesCurran)认为,这都是因为“莫里森将中国‘威胁’变成了选举的楔子”。文章同时发出警告:试想一下,当一名无情政客利用对亚洲大国的敌意登上新闻头条时,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可预见的后果?
“莫里森将中国‘威胁’变成了选举的楔子”
过去几年来,莫里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单方面举措导致中澳关系恶化,包括且不限于打“口水战”、伙同美英组建“AUKUS”、政客“狂擂战鼓”、频打“台湾牌”……
“莫里森对中国采取了一种挑衅性的做法……随着选举临近,他的政府将外交政策作为反对工党(反对党)的重要手段。”澳《金融评论报》专栏作家、悉尼大学现代史教授柯伦21日发表评论文章,指责莫里森政府是在“将中国‘威胁’变成了选举的楔子”。
澳联邦大选预计将于2022年5月进行。《澳大利亚人报》11月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受疫情措施和疫苗接种进度缓慢的影响,莫里森的公众支持率降至47%;莫里森领导的自由党-国家党联合政府的支持率也落后于反对党工党,分别为47%和53%。
柯伦说,莫里森政府的行为在澳历史中有迹可循。澳大利亚前总理孟席斯和霍尔特曾在越南战争期间才采用了类似的剧本,将澳外交政策作为与工党对抗的关键楔子。
最新民调结果:莫里森政府(47%)支持率落后工党(53%)。图自《澳大利亚人报》
一些所谓评论家将莫里森政府的做法包装成“外交政策”,即“澳政府是在冒着中国的‘胁迫’,推动AUKUS等同盟关系的振兴,从而将澳美提升至新的亲密水平”。
但柯伦在文中表示,这种做法无疑会导致严重后果,澳大利亚可能会为此付出一段时间的代价。
“那么,请反思一下。当一名无情政客利用对亚洲大国的敌意登上新闻头条时,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可预见的后果?”文章写道,莫里森政府现在对持续恶化的美中关系进行投资,心甘情愿地卷入华盛顿对华的军事谋算中,澳大利亚也再次陷入过度曝光、孤立的突出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莫里森对于中美元首视频会晤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前几天还在忙着和中方“打口水仗”的莫里森,一转头又开始对华“求沟通”了。
对此,有澳政治学者认为,这可能就是澳大利亚的“命”,美国需要一个印太地区的合作伙伴,负责挑动中国议题,并带动其他国家。澳媒《悉尼先驱晨报》则发文直言,当世界两个超级大国试图通过对话谈判达成一种新的“战略对等”时,澳大利亚已经在外交上打光了几乎所有子弹,啥也不剩,骑虎难下。
在文章中,澳《金融评论报》专栏作家柯伦还将莫里森的对华政策与往昔澳政府进行对比,称此前很少会有总理像莫里森那样以如此政治化、单一的方式推动外交政策。
“(对于莫里森政府来说,)现在的一切都要透过‘中国威胁’这一棱镜来看待。与太平洋、东南亚国家和日本的关系都不能单独看待。所有这些都被淹没在‘反击’北京的政治宣传,以及澳大利亚作为‘对抗’中国的榜样的明显满足感之下。”
此外,柯伦还提到,莫里森政府在国内政治中利用中国的行为已经非常危险,如今,这种做法更是“近乎有害”,因为它忽视了对亚裔澳大利亚人的影响。
中国驻澳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晰宁近日接受澳媒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看法。谈及澳大利亚近期做法时,他将澳政府比作“淘气鬼”(naughtyguy),并警告澳方“舞刀弄剑”会损害两国关系、威胁其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