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 18:14:08
"风神俊秀,其韵清扬"
古往今来,以清扬为名,为比喻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今,也被许许多多寄托期望的家长,作为下一代的名字。
这可不只是某家洗发水的名。想当年"风清扬"前辈在金庸先生的江湖上横绝一世,那一手"独孤九剑"可谓是许多人少年时的梦了。
所以就有一位"女铁粉",因为要给儿子取名"清扬",跟丈夫起了争执。她叫朱宏钧,而他的丈夫就更让人熟悉了,他就是"央视一哥"白岩松。
如今,这对夫妻的孩子,如愿以偿的名为"白清扬"。并现身于公众视野中,毕竟关注名人子女,是这个社会最爱消遣的热点,白清扬也不例外。
然而我们发现,他与大多名人子女还不一样。从读书到创业,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即使成名也不靠父母。
此前的他,不仅仅是伦敦国王学院的学生。更是年纪轻轻成为了足球赛事解说的主播。这样的"少年",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其实,翻开白岩松对儿子成长路上的教育,我们就能够明白。
1、取名"清扬"闹风波
说起"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正面教材,白岩松和白清扬可以说是数得上号的。在央视的主持生涯中,白岩松"敢说话""金句频出"的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
而如今已经20多岁的白清扬,也算是"不遑多让"。白岩松在20多岁时,就开始主持《东方时空》《东方时间》。
那白清扬,站在前人的眼界之上,在高中时就成为了一名赛事主播。不仅路子像,长的也像。
可以看到,如今22岁的小白,已经是文质彬彬有"乃父之风"。对比一下白岩松,真是越看越像,不得不承认基因的强大。
而白岩松对这个儿子也是相当喜爱,在出生之初,就给白清扬取名"巴蒂"。因为他是阿根廷球迷,他的偶像是那个在足球史上如同传说一般的"巴蒂斯图塔"。
因此,为心爱的儿子取这样的名字,可以说是寄予很高的期望,并且也希望能跟下一代能有共同语言。
从白岩松零星提到儿子的采访中,他的著作中,我们都能够体会到他对儿子的喜爱和赞美,然而"巴蒂"只是白清扬的小名。
因为在儿子出生后不久,白岩松的计划就泡汤了。当时,他的妻子朱宏钧也为儿子取了个名,两人甚至还闹到冷战。
因为他妻子不是阿根廷球迷,外界都传说他妻子是意大利球迷,所以最终两人关于儿子的取名风波,在新闻趣事上,闹的是"人尽皆知"。
两人都一样爱儿子,在某种意义上对儿子的幻想和期望都是相同的。好嘛,这下要是谁也不让谁,那指定娱乐圈内又多了个"不幸的家庭",还是在"小白"长大之前。
结果却是白岩松作出让步,让"巴蒂"当作儿子的小名陪伴长大。不得不赞一句白岩松,外事严谨,内事也有大丈夫之风。这样幸福的女人,也让许许多多人羡慕。
不过这场风波还没结束,妻子朱宏钧突然灵光一闪,给儿子取了个心心念念的"江湖大侠"的名字。那就是金庸小说中,那个剑圣"风清扬"。
白岩松一看,急眼了。因为他是古龙迷,而妻子是金庸迷。这下还得闹,但是再闹就没意义了,反正最终的结果还是白岩松向妻子妥协。
所以最终,无可奈何的白岩松也就承认了儿子的名字就叫"白清扬"。如今的我们,看完这件新闻趣事时,想必都会对白岩松妻子,投向羡慕的眼神。
更要对"爱妻心切"的白岩松,大赞一句。这样美满的家庭中,充满了辩证还要对至亲"妥协"。
这也是白清扬人生吧道路上无时不刻上的课程,因为爱人就是爱己。"白清扬"这样的名字,的确也是很有韵味的,清扬婉兮,风神俊朗,自古佳人才子都是如此。
2、小时了了,长大更佳
由于家庭氛围,以及父母良好的教育。从小,白清扬就有类似作家父亲白岩松的经历。他与父亲一样都爱好写作,也在全国性的征文比赛中获过奖。
并且,他也曾以笔名出版过自己的第一部小说《请别把我在路上叫醒》。可以说,这样的孩子,绝对是自家父辈常常鞭策自己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你见到一个神童,你就会好奇他的将来。而最能够成为"马后炮"之流的言论,则莫过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那老白家的这个学霸小孩,真就逃脱不了这个定律吗。显然不是,在高中时期,他被保送前往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历史专业,一门特别冷门的"蒙古学",就是白清扬自己的选择。
这个大学,曾经走出过十四位诺奖得主,更是世界大学影响力排行榜上排名第九位的重量级高校。
这样的人生经历,或许有借力父亲的肩膀,但更多的,笔者还是认为最主要还是家庭教育中,借力到的眼界。而这样的经历,也是网上许多人"敲键盘"也无法复制的。
关于儿子的成就,白岩松有是自己的心得。他曾在一次节目采访中,讲了自己儿子白清扬的故事。当儿子白清扬还是小学时,就意为痴迷金庸武侠小说而耽误了课程作业。
如果是如今网上那些大讲育儿成功学的"虎妈狼爸",遇到这样的情况,绝对要以强权压制,驱赶,摆正儿子的人生走向,让儿子不向着"看闲书"的路子走去。
然而白岩松自己的就是个爱看"闲书"的人,在他认为,看书的自由,更容易培养阅读的兴趣。
他说:"要让孩子爱看书,而不是让你决定他看什么书"。他也曾骄傲的说:"儿子从小就是在书堆中睡着的"。
3、成长路上多的是编剧,却少听众
在白岩松看来,孩子是该教育的,但不是应该压抑压制的。他也与许多家长一样,谈起自己的孩子,都充满骄傲。
因为厚望,所以骄傲。在《写给儿子》中他写道:"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学会宽容,既是体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在白清扬的中学时代,就如年轻的白岩松一样,迷上了摇滚乐和足球。许多人提醒白岩松,怕孩子玩物丧志,然而白岩松却很平淡。
在他看来,体育对一个人的大爱,一个人的团队精神是有塑造能力的。此外对于迷上摇滚乐的儿子,他也放的很宽,只是以一个建议者,指引儿子每天翻译一首摇滚乐。
在追求爱好的同时,也不落下自己的英语水平。这样睿智的父亲,如今还有多少呢?
对于这个同样喜爱足球的家庭来说,在他们家熬夜守着电视看赛事直播是常事。而白清扬最喜欢的球队,则是曼城队。
一次,白清扬第二天还要上课,而白岩松竟然也允许了儿子看那晚的比赛。那场比赛很精彩,曼城队以1比2落后于对面,但就在最后时刻连追两分。那样的激动,相信许多体育迷都体会到。
除了这种全民近乎狂热的赛事盛宴,还有哪些,能让孩子体会到不放弃,体会到奇迹总会发生的地方呢?总之这样的体验,课堂是给不了的。
谈及自己的教育方式,白岩松说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只有让孩子自由,才能成长得更快。"事实就是如此,然而许多家长根本上有着难以放下的纠结,更怕儿子走上歧路而后悔。
现如今,许多的家长都需要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状态,最好是一直是上升状态,恨不得在这个应试教育的时代,让孩子们也成为这个时代的考试机器。
然而白岩松的经验,却是最让人大跌眼镜又不得不佩服的。那经验,正是他的读书时代试验出来的。
他的求学之路,也并非是高起点,并且是一直高奏凯歌的。他在高中时,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差生。是在高三时,才开始冲刺读书。当然除了智商,这里面也是需要学习经验的积累的。那时,他坚持每天每科都看30页的书,另外不断做数学题。
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从倒数的位置追到了全班前2名,然后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而这样的学习方法,自然自己的儿子多少也会受到借鉴。
然而他却不喜欢儿子当第一,在他眼里人生不是竞技,水不能长流,花也无法常开。所以位居巅峰,只是一时的酣畅时光,并非不属于一世的安逸。
只有在追寻更高度的同时,不错过每一处风景,才是最好。细细想来,或许这就是白岩松为人的高明之处。
不论是在职,还是在家,他都能把握的很好,做一个听众,而不去编导孩子的一生。而教育,也绝非是"狼妈虎妈"的那一套方式。
更多的,是"暖言相谏,安静倾听"更出孝子。因为让孩子懂得尊重,比让孩子看透强权压抑本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