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21:06:05
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能停止对付自己的同胞,枪口一致对外,杨虎城和张学良二人将老蒋扣留在西安。当时杨虎城的态度比较直接,他早就看透了老蒋的为人,认为他根本无抗日的可能,还不如直接解决了他。但张学良却想采用较为柔和的方法,以情理以舆论逼蒋介石低头。二人的意见僵持良久,最终采用了张的方法。
布置妥当之后,张学良把老蒋送回了南京。他以为,在内外压力的夹击下,老蒋肯定不会对他怎么样。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老蒋刚回到南京便变了脸色,直接下令把张拘禁了起来。胜券在握的张学良没料到,自己会成为老蒋的阶下囚。这一软禁,便是54年。直到五十多年后,90岁的张学良才被放了出来。他一获得自由,社会各路人士都前来拜访。采访者曾问他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是谁,张学良的答案提到了3个人的名字。
第一位便是周总理。张学良没见过几次周总理,虽然会面少,但总理的人格深深打动了他。俩人的每一次见面,都是一次会心的交谈。也因为周总理的为人,让张学良认识到了我党人士的爱国情怀与抗日的决心。张学良被软禁期间,周总理曾想方设法地给他带去几句安慰的字句。但令人遗憾的是,等张学良看到信的内容时,周总理已经不在了。这件事,也成了张学良的心结。无论是被软禁的张学良,还是周总理,都值得人们敬仰。
第二位令张学良佩服的人是他的父亲张作霖。在那个时局混乱的年代,张作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枭雄。他从一位小人物逐步升级为东北的主帅,没有几分才智的人是万万做不到的。父亲的伟岸事迹,给张学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学良敬佩张作霖的同时,张作霖也十分器重他这个儿子。所以,张作霖对他平日的教育都十分严格。张学良知道父亲的用意,暗暗把父亲当作榜样来学习。能有一位让自己敬服的父亲,张学良是幸运的。
第三位是毛主席。张学良这一生,从未见过毛主席。但空间的距离,没有阻挡他对毛主席的敬仰。后来在无意间,张学良还资助了毛主席的儿子去苏联学习。但当时张学良并不知道那是毛主席的孩子,事后知道后,他还十分感慨。这件事,也让张学良与毛主席产生了为数不多的联系。
历史人物的褒与贬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张学良的一生,有人认为他是罪人,一枪不放就让出了东三省。但也有人认为,他能为了国家的利益,公然扣留老蒋,这也算是一件非常大的功德。虽然最后他被老蒋软禁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行为促进了日后的全民族抗战的开展,为新中国的解放打下了基石。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间百态。能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得一点东西,都是值得的。以史为鉴往前看,未来才会一片坦途。